摘 要:根據大量鉆井及試采資料,結合地質及構造演化特征,采用密井網大比例尺繪圖方法研究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上的低幅度構造發(fā)育與油氣富集特征。低幅度構造具有區(qū)域性、規(guī)模化發(fā)育,定向性延伸,排列式褶合,繼承性演化等特點;依據構造形態(tài)、組合規(guī)模、成因機理等對低幅度構造進行初步分類,低幅度構造以應力成因為主,鼻狀構造為其基本的構成單元,構造軸跡呈近東西向。低幅度構造轉折部位地層產狀的陡緩變化影響油氣沿斜坡上傾方向的運移動力、速度及運移方向,造成油氣水的區(qū)間分異和油氣在局部空間上的逸散或聚集,形成相間分布的油氣相對富集區(qū)及相對富水的含油水區(qū);低幅度構造轉折端端點連線與沉積相帶邊側部位的巖性/物性尖滅線及局部的地層尖滅線等界線組合形成巖性-構造、構造-巖性、地層-構造等復合圈閉類型,進而使油氣聚集成藏。低幅度構造與大型沉積體系及其有利相帶等條件的優(yōu)勢配置控制了伊陜斜坡內中生界乃至古生界主要的油氣分布。
關鍵詞: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低幅度構造;油氣富集
1 地質概況
鄂爾多斯盆地位于華北地臺西部,既是一個地臺型構造沉積盆地,又是一個整體升降、坳陷遷移、構造簡單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1]。盆地中部發(fā)育大型一級構造單元——伊陜斜坡,斜坡內部地層平緩西傾(地層傾角僅 1°左右),構造簡單,但卻是盆地內油氣最為富集的地區(qū)(見圖 1)。盆地南部中生界發(fā)育延長組和延安組兩大主力含油氣層系,油氣資源極為豐富,成藏條件特殊[2-5],先后發(fā)現了延長、安塞、志丹、靖安、西峰等一批大、中型特低滲—超低滲透油氣田,引發(fā)了有關中生界大中型油氣田成因的深層次思考。一些學者在繼續(xù)深化沉積、儲集層特征研究的同時,對油氣運移通道、局部構造、隆起背景等因素也給予了特別關注[6-13]。盡管如此,關于伊陜斜坡內部構造發(fā)育特征、產狀、成因類型、油氣富集特征、成藏機理等方面的研究及文獻成果仍然較少。本文根據大量鉆井資料及試采成果,采用密井網大比例尺編圖的方法對伊陜斜坡上的中生界油田(藏)地質特征進行精細解剖和綜合分析。研究表明,在構造平緩的伊陜斜坡上,廣泛發(fā)育一系列特殊的構造,這些構造雖然幅度很低,但構造的一致性較強、復合程度較高、形成規(guī)模較大,用以往的“局部構造”、“微構造”、“微幅度構造”、“小構造”等概念不能準確表述[1-14],因此本文采用“低幅度構造”[15]這一術語來綜合表述這些構造幅度低(5~30m)、隱蔽性強、用現有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不易發(fā)現和識別的具有不同成因及規(guī)模的構造及其組合。
低幅度構造在油氣聚集及大中型油氣田形成過程中具有控制作用。深入研究伊陜斜坡上的低幅度構造發(fā)育與油氣富集特征、分析低幅度構造在大中型油田形成中的作用及影響,對于查明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氣水分布規(guī)律、揭示大中型油田(藏)成因機理、落實油藏類型、指導油氣勘探和開發(fā)等具有重要意義。
2 低幅度構造特征
受盆地構造應力場與構造演化的控制和影響,伊陜斜坡上的低幅度構造發(fā)育具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1-14]。概括起來,低幅度構造具有如下特點。
2.1 區(qū)域性、規(guī)?;l(fā)育
勘探及開發(fā)實踐證實,鄂爾多斯盆地內部中生界低幅度構造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及整個伊陜斜坡,具有區(qū)域性、規(guī)?;l(fā)育的特點(見圖2)。統(tǒng)計表明,斜坡內已探明的中生界油氣田,無論規(guī)模大小,均處于低幅度構造的影響范圍內;構造幅度一般在10~30m;構造類型主要為低緩的長軸鼻隆[4,16-24]。
低幅度構造面積從幾平方千米到幾十甚至上千平方千米不等。例如,順寧長2油藏低幅度構造面積只有2~3km2[16];永坪長2油藏構造面積達20km2;張家河長3油氣藏低幅度鼻隆構造面積約25km2[7];子長余家坪長2油藏構造呈近東西向延伸的撓曲性鼻褶,長度8~9km,寬4~5km,構造面積約50km2[10];豐富川長2油藏構造面積達120~150km2[20]。長6油藏低幅度構造規(guī)模一般都較大,例如安塞油田化子坪油區(qū)長6油藏發(fā)育兩排低幅度鼻褶構造,長6~10km,寬2~3km,面積達40~50km2[21];安塞油田杏河區(qū)長6油藏構造由3個鼻褶帶復合而成,構造總面積約230km2[23];延安東部延長油田(含姚店、川口、甘谷驛、七里村等地區(qū))長6油藏[10]發(fā)育在一個大型低幅度鼻褶帶之上,其構造總面積約1000km2;陜北腹地志丹油田長6油藏發(fā)育在一個大型復合低幅度鼻褶帶之上,構造總面積超過2000km2(見圖2)。大型低幅度構造在地震剖面上有清晰反映[25]。
2.2 定向性延伸及排列式褶合
伊陜斜坡上的低幅度構造一般具有比較規(guī)則的構造形態(tài)和比較一致的延伸方向。構造軸向近東西向,平緩西傾,呈長鼻狀,兩翼大致對稱。鼻隆與鼻凹部分形成一組或一排起伏明顯的褶皺,構造脊線局部具輕微的彎轉、起伏或扭曲,延伸一定距離后或傾伏消失或重新分叉、合并。從更大的視角來看,低幅度構造的方向性更為明顯(見圖2、3、4)。在盆地西南部的鎮(zhèn)原—涇川地區(qū),低幅度構造則略微向北西—南東方向偏轉。
一系列近東西向延伸的低幅度鼻隆沿南北方向或平行排列或雁行交錯,組合成更大規(guī)模的鼻狀褶皺帶或大型低幅度隆起。
2.3 繼承性發(fā)育及演化
低幅度構造具有繼承性發(fā)育和演化的特點。圖3a、3b基本處于同一區(qū)域,延安組、延長組低幅度構造的平面組合基本一致,圖4a、4b也具有同樣的一致性特點,這充分反映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延安組、延長組的低幅度構造是繼承性發(fā)育和演化的。圖5地震剖面清楚地顯示出某油田南部延長組上、下層序中起伏一致的低幅度構造特征,且構造高部位的鉆井中長6段的試采產量比構造低處鉆井的試采產量明顯偏高,這不僅從剖面組合上進一步印證了低幅度構造的繼承性發(fā)育特點,而且也證明了低幅度構造對油氣富集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此外,低幅度構造的發(fā)育也具有一定的演化差異,主要表現在地層自下而上,其中低幅度構造的定向性及構造幅度有所加強,閉合度增大,但復合規(guī)模則有所減小,圖3c、3d中長6和長2油層組的頂面構造特征及其差異能夠充分說明這一點。
3 低幅度構造類型
依據低幅度構造形態(tài)特征、組合特點、規(guī)模大小、成因機理等,對低幅度構造進行了初步分類。
3.1 基本形態(tài)類型
根據基本構造單元的形態(tài)特征,可將低幅度構造大致分為鼻隆、穹窿、背斜、撓曲等4種基本類型(見圖6)。
①鼻隆(見圖6a):正向構造單元。一端傾沒,一端平緩抬起,似鼻狀,兩翼基本對稱,形態(tài)簡單,開口等值線基本不閉合,是區(qū)內低幅度構造的基本類型。鼻隆構造形態(tài)一般比較完整,不受斷層切割或干擾,構造幅度一般為5~30m,鼻寬1~4km或者更寬(7~8km),鼻長2~15km或者更長(>20km),長寬比變化較大,面積2~60km2。與其相應的鼻凹部分收斂端變窄抬起,開口端寬緩下凹,與鼻隆構成一個完整的鼻狀褶皺帶,如姬塬油田長2油藏以及化子坪長6油藏(見圖3c、3d)。局部地區(qū)鼻凹較為寬闊,形成箕狀向斜,成為較大規(guī)模鼻褶群帶的低洼分隔帶。
②穹窿(見圖6b):近乎渾圓狀的隆起,屬于特殊的背斜,偶見于鼻隆構造的頂端,面積一般更小,如順寧油田長2油藏頂面東側即發(fā)育一個小型穹窿[16],閉合度僅4~5m,閉合面積不足0.5km2(見圖7a)。
③背斜(見圖6c):向上彎曲的褶皺,具明顯的長軸。偶見于鼻隆頂端,等值線有閉合但閉合度一般僅幾米,面積小于1km2,一般不足0.5km2,如魏家樓長6油藏頂部局部即發(fā)育此類小型背斜[26]。偶爾也可見到較大型的背斜,如安塞南部局部發(fā)育的低幅度背
斜閉合高度約20m,閉合面積可達3~5km2(見圖5)。背斜構造在延長組上部層系及延安組比較多見。
④撓曲(見圖6d):平緩的地層中間突然彎曲變陡,形成上下兩個比較寬闊的平臺,一般不多見,多發(fā)育于鼻隆的頂端,如東部延長地區(qū)余家坪油田長2油藏頂面構造即表現出典型的撓曲特點,平臺規(guī)模較大(見圖7b)。
3.2 構造規(guī)模類型
依據構造規(guī)模可將低幅度構造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巨型等幾種類型(見圖6)。
①小型低幅度構造(見圖6e):由單一的鼻隆組成,頂端開口部位常發(fā)育具微閉合度的穹窿或者背斜,或發(fā)育撓曲平臺。鼻寬一般1~2km,復合鼻長一般2~5km,構造總面積1~10km2。常見于延長組上部層序及延安組,以順寧油田為代表(見圖7a)。
②中型低幅度構造(見圖6f):呈單排較寬緩的鼻隆,或者為2~3排更次一級的鼻凸復合而成的鼻隆,開口近似箱型。復合鼻寬一般2~5km,復合鼻長一般5~20km,構造總面積10~100km2,構造長寬比較小。
邊緣等值線收斂,內部局部具不規(guī)則的鼻凹。一般獨立發(fā)育或者由大型低幅度構造前傾斜坡局部增生而成,以余家坪、永坪、張家河等油田為代表(見圖7b)。
③大型低幅度構造(見圖6g):由開口近似箱型的中型鼻隆或兩排強弱不一的鼻褶帶復合而成,或由巨型低幅度鼻隆一側局部增生的平緩平臺或者撓曲構成的低幅度構造。復合鼻寬一般5~20 km,復合鼻長一般 10~40 km,構造總面積 100~1 000 km2。內部鼻凹負向屬性有所弱化;構造邊緣等值線均有明顯的彎轉收斂。大型低幅度構造在延長組上、下層序中均較發(fā)育,構成了青化砭、直羅、下寺灣、化子坪、杏河及青陽岔等油田發(fā)育的地質基礎(見圖 7c)。
④巨型低幅度構造(見圖 6h):一般主體呈近似箱狀或橢圓狀的向東開口的巨型鼻隆,或者由至少 3 排以上大型低幅度鼻隆密集排列復合而成的更大規(guī)模的鼻褶帶。前者以延安東部發(fā)育于低幅度鼻隆背景上的延長油田為代表,后者以安塞油田的低幅度鼻隆組合以及志丹油田大型低幅度鼻褶帶為代表。復合鼻寬一般30~40km,復合鼻長一般40~50km,構造總面積大于1000km2。該類構造內部等值線彼此呈波狀平行,顯示若干排鼻隆的定向延伸、分岔、尖滅及局部的撓曲等現象;鼻凹負向屬性有所弱化,但構造邊緣等值線均有明顯的彎轉收斂。巨型低幅度構造主要發(fā)育于延長組下部層序中,構成了安塞、志丹、靖安、延長等大型油氣田發(fā)育的地質基礎(見圖7d)。
3.3 成因類型
根據低幅度構造特征,結合構造應力場分析,可將低幅度構造分為兩種基本成因類型。
①應力型。應力型低幅度構造是指在構造應力場作用下盆地蓋層發(fā)生褶皺變形產生的低幅度構造。表現為一系列形態(tài)規(guī)則、定向延伸、排列褶合的低幅度鼻褶復合帶,以及局部發(fā)育的穹窿、背斜和撓曲等。研究表明,應力型低幅度構造在區(qū)內極為發(fā)育,分布極廣,復合程度高,構造規(guī)模大,是區(qū)內最主要的構造類型。圖3中的低幅度構造特征即是構造應力成因的表現。
②構造應力與基底隆升復合型,指同時受構造應力以及基底隆升背景等作用控制的低幅度構造。一般規(guī)模很大,不僅大型隆起背景的構造面貌十分明顯,內部應力構造痕跡也比較清晰(見圖2),因此難以明確界定復合型構造類型并將其與應力型構造截然分開。區(qū)內延長、志丹、西峰油氣田等均發(fā)育于巨型的低幅度鼻褶構造帶上,有跡象表明這些巨型低幅度鼻褶帶均與基底隆起背景[5,10,14]有關,是大型油氣田發(fā)育的理想場所。
4 低幅度構造與油氣富集特征
綜合大量勘探開發(fā)實例,可以將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上的低幅度構造與油氣富集特征概括為圖8所示的模型,其成藏機理主要包括3個方面。
4.1 低幅度構造控制油氣逸散與聚集
低幅度構造為油氣的逸散或富集提供了必要條件。伊陜斜坡整體為平緩的西傾單斜,地層傾角約1°,但大單斜的內部發(fā)育大量各種類型的低幅度構造,鼻狀構造是其基本的構成單元,其斷面形態(tài)呈現出連續(xù)和反復的具一定起伏的坡折特性。在鼻狀構造的翼部,地層變陡,傾角比正常情況下增大3°~5°甚至更大;在鼻狀構造的高端部位或低洼處,地層轉趨平緩,傾角比正常情況減小1°~2°甚至更大角度(見圖8)。根據油氣運移理論,在水條件下,浮力是油氣二次運移最主要的動力[27]。對于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特低滲—超低滲致密砂巖儲集層而言,浮力對油氣二次運移更為關鍵,其他動力如水動力等作用極小。如果地層傾斜且其上為蓋層所封閉,當油氣上浮到儲集層頂面時,在浮力作用下油氣必沿其上傾方向繼續(xù)運移;浮力沿地層方向分力的大小不僅與地層水密度有關,還與地層的傾角有關[27]。如果低幅度構造翼部地層傾角為α,至構造高端轉變?yōu)?beta;(見圖9),則油氣的上浮分力會相應地增大或減?。ㄈ绻剑?/span>1)、(2)所示)。因此,低幅度構造坡折帶地層產狀的陡緩變化影響運移通道中油氣沿斜坡上傾方向的運移動力、速度及方向等,使得油氣在局部區(qū)間或減速滯留聚集成藏或加速擴散。
4.2 大型低幅度隆起形成油氣富集區(qū)
低幅度構造坡折帶對油氣運移所產生的調整作用控制了油藏剖面及平面上的油氣水分異,進而控制了整個伊陜斜坡內部油、氣、水的分布格局,形成一系列規(guī)模不等、相間分布的油氣相對富集區(qū)域及含水飽和度相對較高的富水區(qū)域(含油水區(qū))(見圖2)[26]。由于構造的低幅度特征以及儲集層的特低滲透性,地層油氣水的分異和聚集總是相對的,難以徹底進行,伊陜斜坡內部隨處可見的油氣顯示與僅局部富集成藏的事實充分表明了這一點(見圖1)。
通常情況下,低幅度構造高部位及其組合而成的更大規(guī)模的鼻狀褶皺帶或者大型的低幅度隆起發(fā)育區(qū)必然成為油氣運移的主要指向區(qū)和油氣富集成藏的主要場所,而較低的鼻凹部位或較大規(guī)模鼻褶群帶間的低洼分隔區(qū)域則隨著油氣的相對逸散而成為含水飽和度較高的含油水區(qū)或天然的泄水區(qū)(見圖8)。在大中型復合低幅度構造中,局部鼻凹的負向屬性通常會被顯著弱化,因而可以成為有效的油氣捕集單元。陜北腹地的志丹油田即是一個受基底控制、由復合型鼻褶構造組合而成的大型低幅度隆起發(fā)育區(qū),油田總面積約3500km2,其中油氣的富集成藏區(qū)域與低幅度構造發(fā)育情況及沉積相帶展布密切相關,而含油水區(qū)則主要分布于局部的構造低洼分隔區(qū)以及沉積相帶的邊側部(見圖2)。
低幅度構造對伊陜斜坡油氣水的分異聚集作用為油氣勘探實踐所證實。盆地南部中生界早期的油氣勘探成果與對低幅度構造的實地調查和測量工作密不可分[3]:1940年在延長縣西南七里村一個鼻狀構造(地層傾角5°~8°)鉆出了鄂爾多斯盆地第1口自噴油井七-1井,井深86.3m,產層為長6段,滲透率僅0.2×103~1.0×103μm2,在未采取任何增產措施條件下,自噴油量達96.3 t/d,連噴9d,1個月后日抽油仍達15.9t。隨后施鉆的七-3井也曾自噴,初日產油 11.6t。
20世紀70年代初,施鉆于華池的慶3井及華參2井、施鉆于慶陽的慶1與慶16井、施鉆于吳起的吳井等井相繼自噴出油,自噴層位以延安組居多,延長組少量;位于馬嶺鎮(zhèn)的嶺9井自噴油量達 258 t/d,創(chuàng)下了盆地自噴井單井產量最高紀錄[3]。
1983—1986 年,位于安塞縣境內的塞 1 井(長2段)、塞 37 井(長6段)和賽 121 井(長6段)先后獲得了 64.0 t/d、42.7t/d和32.1t/d的高產油流,奠定了安塞大型特低滲透油田的開發(fā)基礎[3]。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陜北中部的志丹、靖邊、定邊、富縣、甘泉等地也先后在中生界鉆出一批自噴井,初期自噴油量超過200t/d。1995年志丹地區(qū)雙25井等井長6段油層試油自噴,噴出油柱高達十余米。同年富縣牛武中富1井于延長組發(fā)生井噴,瞬時產水量超過1000m3/d,表現出很高的滲流能力[6]。21世紀初,下寺灣油田某井長2段油層發(fā)生自噴,產油量超過200t/d并伴有大量地層水,持續(xù)數日不能壓井;2004—2006年又先后打出3口日產百噸的自噴井。
此外,在對伊陜斜坡南部一些局部構造的勘探中還發(fā)現了一些淺層天然氣藏。在延安—黃陵一帶,延安組—長2段淺層氣藏的天然氣產量可達1000~6000m3/d。延川縣張家河地區(qū)長3段油藏頂部具有氣頂,單井天然氣產量約500~600m3/d[7]。
上述高產油氣藏均處于低幅度構造發(fā)育區(qū)內,其勘探實踐證明:①伊陜斜坡上的油氣水分布具有一定分異性;②低幅度構造對油氣分布、富集、成藏以及油井產能等具有舉足輕重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③低幅度構造發(fā)育區(qū)即是油氣的有利富集區(qū)。
4.3低幅度構造與沉積相帶等的優(yōu)勢配置形成油氣圈閉
低幅度構造與沉積體系及其有利相帶的優(yōu)勢配置為油氣圈閉成藏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這種優(yōu)勢配置主要體現于低幅度構造坡折帶端點連線與沉積相帶邊側部的巖性/物性尖滅線及局部的地層尖滅線(僅出現于不整合面上下)等界線組合形成的大而有效的封閉空間。由前述可知,伊陜斜坡上的低幅度構造軸向與中生界沉積體系展布方向近乎直交或高角度斜交。通常情況下,沿著地層上傾方向,低幅度構造坡折帶端點連線與砂體巖性/物性尖滅線及局部出現的地層尖滅線等界線組合形成巖性-構造、構造-巖性、地層-構造等復合圈閉類型(見圖8),有效地阻滯、封堵油氣運移并截留、捕獲過路油氣,聚集形成油氣藏。低幅度構造成藏規(guī)模主要取決于低幅度構造的規(guī)模、沉積體系規(guī)模及相帶展布狀況、油氣資源的豐度以及油藏界線的組合形式等。由于低幅度構造具有區(qū)域性、規(guī)?;l(fā)育,排列式褶合的特點,同時又具有控制油氣聚散的功能,因此當低幅度構造組合而成的大型低幅度隆起與大型沉積體系及其有利沉積相帶相互復合時就會出現大面積成藏的狀況,進而發(fā)育成大中型油氣田。陜北腹地的志丹油田以及東部的延長油田等大油氣區(qū)都是在大型低幅度隆起與大型三角洲優(yōu)勢成藏條件配置下大面積成藏的典型例證。
從全盆地的視角來看,伊陜斜坡主體為一個寬緩西傾、低幅度、超巨型的復合鼻隆,大致可劃分出4排約8個近東西向伸展的巨型低幅度鼻褶帶,復合面積約占伊陜斜坡的70%,它們與盆地大型沉積體系等組成優(yōu)勢配置,控制了伊陜斜坡內中生界乃至古生界主要的油氣分布,奠定了盆地大面積成藏及大中型油氣田發(fā)育的地質基礎(見圖 1)。
4.4 低幅度構造與多旋回沉積疊合控制油(氣)藏的多層系發(fā)育
在盆地地質演化歷程中,碎屑巖儲集層的多期次及多旋回沉積促成了盆地蓋層中多層系儲蓋組合的發(fā)育,當這些儲蓋組合與繼承性發(fā)育的低幅度構造相疊合時,將形成一系列不同類型的圈閉,并在垂向上不同程度多層系疊合,進而控制了垂向上多層系油氣藏的復合發(fā)育(見圖 8b)。
5 結論
低幅度構造是低滲透—超低滲透致密砂巖非常規(guī)油氣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上的低幅度構造具有區(qū)域性、規(guī)?;l(fā)育,定向性延伸,排列式褶合,繼承性演化等特點,從而為盆地內部中生界大中型油田的發(fā)育準備了配套條件。
依據形態(tài)特征、組合規(guī)模、成因機理等因素,可將伊陜斜坡中生界三疊系延長組的低幅度構造分別劃分為鼻隆、背斜、穹窿、撓曲等4種基本單元和巨型、大型、中型、小型等4種復合形式,以及應力型、構造應力與基底隆升復合型等兩種成因類型。低幅度構造基本屬于構造應力成因,鼻狀構造為低幅度構造的基本構成單元和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構造軸向基本為近東西向。
低幅度構造的發(fā)育為伊陜斜坡上油氣的逸散或富集提供了必要條件。低幅度構造局部產狀的陡緩變化影響運移通道中油氣沿斜坡上傾方向的運移動力、運移速度及運移方向,從而導致油氣運移途中發(fā)生局部或較大區(qū)域的逸散或富集,控制油氣水在空間上的分異與分布,形成相對的油氣富集區(qū)及含水較高的含油水區(qū),通常前者發(fā)育于低幅度構造的高部位,后者則處于諸如鼻凹等低幅度構造的較低部位或較大規(guī)模鼻褶群帶間的低洼分隔區(qū)。低幅度構造坡折帶轉折端端點連線與沉積相帶邊側部的巖性/物性尖滅線及局部的地層尖滅線等界線組合可形成巖性-構造、構造-巖性、地層-構造等復合圈閉以及較大的圈閉空間,有效地阻滯、封堵油氣運移,并截留、捕獲過路油氣,進而聚集形成油氣藏。繼承性發(fā)育的低幅度構造與多期次沉積的儲集層疊合,促成了垂向上多層系油(氣)藏的復合發(fā)育。低幅度構造與大型沉積體系及其有利相帶等條件組成優(yōu)勢配置,控制了伊陜斜坡內中生界乃至古生界主要的油氣分布,奠定了盆地大面積成藏及大中型油氣田發(fā)育的地質基礎。
參考文獻:
[1]何自新.鄂爾多斯盆地演化與油氣[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3.HeZixin.Evolutionandoil-gas of Ordos Basin[M]. 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3.
[2] 王明健, 何登發(fā), 包洪平, 等. 鄂爾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條件[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1, 38(1): 30-39.Wang Mingjian, He Dengfa, Bao Hongping, et al. Upper Palaeozoic gas accumulations of the Yimeng uplift,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1): 30-39.
[3] 趙振宇, 郭彥如, 徐旺林, 等. 鄂爾多斯盆地 3 條油藏大剖面對風險勘探的意義[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1, 38(1): 16-22.Zhao Zhenyu, Guo Yanru, Xu Wanglin, et al. Significance of three reservoir profiles for the risk exploration in Ordos Basi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1): 16-22.
[4] 長慶油田石油地質志編寫組. 中國石油地質志: 卷十二: 長慶油田[M]. 北京: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1992.Petroleum Geological Annals Compile Group of Changqing Oil Field.Petroleum geological annals: Vol. 12: Changqing Oil Field[M].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92.
[5] 楊俊杰. 鄂爾多斯盆地構造演化與油氣分布規(guī)律[M]. 北京: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2002. Yang Junjie. Ordos Basin 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rule[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2.
[6] 王學軍, 王志欣, 陳杰, 等. 鄂爾多斯盆地鎮(zhèn)北油田延長組石油運聚機理[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1, 38(3): 299-306.Wang Xuejun, Wang Zhixin, Chen Jie, et al.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Zhenbei Oilfield,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38(3): 299-306.
[7] 王建民.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長 3 油層油氣分布特征及油藏類型分析[J]. 礦物巖石, 2000, 20(4): 42-45.Wang Jianmin.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character and reservoir type of the Mesozoic Chang 3 reservoir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00, 20(4): 42-45.
[8] 馬潤勇, 朱浩平, 張道法, 等. 鄂爾多斯盆地基底斷裂及其現代活動性[J].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09, 31(4): 400-408.Ma Runyong, Zhu Haoping, Zhang Daofa, et al. Basement faults and
their recent activity in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Environment, 2009, 31(4): 400-408.
[9] 楊圣彬, 耿新霞, 郭慶銀, 等. 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北段中生代構造演化[J]. 地質論評, 2008, 54(3): 307-315.Yang Shengbin, Geng Xinxia, Guo Qingyin, et al.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in north section of the we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J].Geological Review, 2008, 54(3): 307-315.
[10] 冉新權, 付金華, 魏新善, 等. 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頂面形成演化與儲集層發(fā)育[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 39(2): 154-161.Ran Xinquan, Fu Jinhua, Wei Xinshan, et al. Evolution of the
Ordovician top boundar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eservoirs’ development,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2): 154-161.
[11] 趙靖舟, 武富禮, 閆世可. 陜北斜坡東部三疊系油氣富集規(guī)律研究[J]. 石油學報, 2006, 27(5): 24-27, 34.Zhao Jingzhou, Wu Fuli, Yan Shike. Regularity of Triassic petroleum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east part of north Shaanxi slope[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6, 27(5): 24-27, 34.
[12] 楊華, 付金華, 劉新社, 等.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氣成藏條件與勘探開發(fā)[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 39(3): 295-303.Yang Hua, Fu Jinhua, Liu Xinshe, et al.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ght ga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the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39(3): 295-303.
[13] 高山林, 韓慶軍, 楊華. 鄂爾多斯盆地燕山運動及其與油氣關系[J].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 2000, 30(4): 353-358.Gao Shanlin, Han Qingjun, Yang Hua. Yanshanian movement in Ordos Bas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J].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30(4): 353-358.
[14] 席勝利, 劉新社, 王濤. 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運移特征分析[J]. 石油實驗地質, 2004, 26(3): 229-235.Xi Shengli, Liu Xinshe, Wang Tao. Analysis on the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sozoic petroleum in the Ordos Basin[J].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3): 229-235.
[15] 蘭朝利, 張君峰, 楊明慧. 低幅度構造-巖性邊底水油藏特征及其成藏機制: 以塞 152 油藏為例[J]. 地質科技情報, 2010, 29(4):78-83.Lan Chaoli, Zhang Junfeng, Yang Minghui.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ow-relief structural-lithological reservoir with edge and bottom water: A case from the Sai152 pool, OrdosBasin[J].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29(4): 78-83.
[16] 王建民, 周卓明. 順寧油田低滲透砂巖儲層沉積特征與控油因素[J].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01, 22(2): 146-149.Wang Jianmin, Zhou Zhuoming.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oil-controlling factors of low permeable sandstone reservoirs inShunning oilfield[J]. Oil & Gas Geology, 2001, 22(2): 146-149.
[17] 王平, 周義, 季海錕. 靖安油田北東區(qū)局部構造與石油富集關系研究[J]. 長安大學學報: 地球科學版, 2003, 25(4): 9-12.Wang Ping, Zhou Yi, Ji Haikun. Relationship study of local structures and oil accumulation in north-east Jingan oilfield[J].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2003, 25(4):9-12.
[18] 王公江, 黃祖新, 張興良. 楊米澗-大路溝鼻褶群油藏投產評價[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 2003, 25(3): 76-77.Wang Gongjiang, Huang Zuxin, Zhang Xingliang. Reservoir producing evaluation in Yangmijian-Dalugou nose-type fold groups[J]. 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Institute, 2003, 25(3):76-77.
[19] 秦志成, 師清高, 高萍. 蟠龍油田長 2 油藏控制因素研究[J]. 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 2006, 20(4): 359-362, 391.Qin Zhicheng, Shi Qinggao, Gao Ping. Study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 2 reservoir of Panlong oilfield[J]. 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2006, 20(4):359-362, 391.
[20] 李相博, 劉顯陽, 周世新, 等. 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下組合油氣來源及成藏模式[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 39(2): 172-180.Li Xiangbo, Liu Xianyang, Zhou Shixin, et al. Hydrocarbon origin and reservoir forming model of the Lower Yanchang Formation,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39(2): 172-180.
[21] 思玉琥. 化子坪上三疊統(tǒng)延長組長 6 油層組油藏特征研究[J]. 礦業(yè)快報, 2008, 465(1): 50-52.Si Yuhu. Research on oil reservoir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6 oil layer formation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ziping[J].Express Information of Mining Industry, 2008, 465(1): 50-52.
[22] 趙驚蜇, 閆林, 孫衛(wèi). 靖安油田盤古梁長 6 油藏地質建模研究[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07, 29(2): 162-165.Zhao Jingzhe, Yan Lin, Sun Wei. Study on geological model of Chang-6 reservoir in Jingan oilfield[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29(2): 162-165.
[23] 張艷萍. 安塞油田杏河區(qū)長 6 油藏分布規(guī)律[J]. 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5): 182-185.
Zhang Yanping. The law of petroleum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Chang6 oil-bearing formation of Xinghe District, Ansai oilfield[J].Inner Mongolia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2008(5): 182-185.
[24] 李鑫, 張春生, 程啟貴. 靖安油田侏羅系油藏特征[J].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05, 27(1): 178-179.Li Xin, Zhang Chunsheng, Cheng Qigui. Jurass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Jing’an oilfield[J].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2005, 27(1): 178-179.
[25] 方成水, 蔣加鈺. 隴東地區(qū)中生界隱蔽圈閉研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增刊): 61-64.Fang Chengshui, Jiang Jiayu. The Mesozoic hidden trap research of the Longdong region[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05,40(Supp.): 61-64.
[26] 王建民, 劉生福, 李軍, 等. 陜北中生界特低滲透高含水油藏特征及成因[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1, 38(5): 583-588.Wang Jianmin, Liu Shengfu, Li Ju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Mesozoic reservoirs with extra-low permeability and high water cut in northern Shaanxi[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1, 38(5): 583-588.
[27] 李明誠. 石油與天然氣運移[M]. 北京: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2007:104-114.Li Mingcheng. Oil and gas migration[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7: 104-114.
(本文作者:王建民1 王佳媛2 1. 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2. 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huán)境與建筑工程學院)
您可以選擇一種方式贊助本站
支付寶轉賬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