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減少燃氣灶煙氣熱損失方面,研究提高家用大氣式燃氣灶熱效率的方法。通過采用火孔向內聚中分氣盤和喇叭孔旋火火孔、加裝半封閉燃燒室和減小排煙間隙等方法,可顯著提高熱效率,達70%以上。
關鍵詞:家用大氣式燃氣灶; 旋火火孔;
Research on High-efficience and Energy-saving Domestic Atmospheric Gas Stove
Abstract:The way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domestic atmospheric gas stove is studied by reducing the exhaust gas heat loss.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70%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adopting the air distribution disk with flame hole cohesion and trumpet-shaped voNex flame hole,adding the semiclosed combustion chamber and reducing the gap for smoke exhaust.
Keywords:domestic atmospheric gas stove;voflex flame hole;thermal efficiency;semi-closed combustion chamber;gap for smoke exhaust
1 概述
中國由于人口眾多,能源資源相對匱乏,人均能源可采儲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僅約為世界平均值的10%,因此能源問題較其他國家更為突出,而且燃氣價格不斷攀升,消費者的生活負擔日益加重。
燃氣灶作為日常生活必需的廚房加熱器具,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大氣式燃氣灶熱效率通常僅為50%~54%,市場對節(jié)能燃氣灶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開發(fā)高效節(jié)能的燃氣灶是必然的發(fā)展方向[1]。
2 燃氣灶熱損失分櫥
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得:
式中Qi——換熱過程中的總輸入熱量,kJ
Qo——換熱過程中的總輸出熱量,kJ
Qa——空氣帶入的熱量,kJ
Qg——燃氣帶入的熱量,kJ
Qgc——燃氣燃燒產(chǎn)生的化學熱(以低熱值計),kJ
Qb——鍋中水吸收的熱量,kJ
Qf——煙氣帶走的熱量,kJ
Qc——燃燒過程中火焰對外輻射熱損失,kJ
h——熱效率
Qa和Qg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總輸入熱量近似等于燃氣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按照GB l6410—2007《家用燃氣灶》對我公司某型號燃氣灶進行實驗測試,并應用煙氣焓值等計算公式[2-3]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煙氣熱損失占總輸入熱量的比例為19.6%。因此,在燃燒過程中影響燃氣灶熱效率的主要因素為煙氣熱損失。
3 影響燃氣注耀氣熱損失的主要囂紊
影響燃氣灶煙氣熱損失的主要因素有燃燒器火孔分布和形式、燃燒器位置、排煙溫度。
①燃燒器火孔分布和形式
傳統(tǒng)燃燒器的火孔是布置在分氣盤的外側邊緣(稱為火孔向外散開分氣盤),火焰向外燃燒,其外焰對鍋底的加熱面過于開散,不能集中于鍋底有效部位,使得高溫煙氣與鍋底之間得不到有效換熱。此外,傳統(tǒng)燃燒器采用圓孔火孔,從圓孔火孔流出的空燃混合物流速高,與二次空氣的混合不均勻,往往導致燃燒不完全。因此需要增大鍋支架高度來增大二次空氣補充量,增加燃氣分子與空氣分子碰撞的可能性,促使燃燒完全,但是這樣也會導致過??諝庀禂?shù)增大,煙氣體積增大,煙氣帶走的熱量損失也增大。
因此,可以考慮改變火孔的分布方式和火孔形式,來彌補傳統(tǒng)燃燒器存在的上述不足。
②燃燒器位置
傳統(tǒng)燃氣灶的燃燒器是在面板上部完全敞開的,其燃燒的火焰完全裸露在空氣中,向四周輻射而損失了大量熱量,并且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煙氣會干擾二次空氣的補充,導致產(chǎn)生更多的煙氣熱損失。
因此燃燒器應當放置在半封閉的燃燒室內,通過設計專用空氣通道供給燃燒所需空氣,實現(xiàn)空氣與煙氣分離,使燃燒系統(tǒng)達到一個穩(wěn)定的燃燒狀態(tài),減少煙氣帶走的熱量損失,從而提高燃氣灶的熱效率。
③排煙溫度
傳統(tǒng)燃氣灶鍋支架是敞開式的,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煙氣從鍋支架與鍋底之間形成的間隙(稱為排煙間隙)排出。當產(chǎn)生的煙氣總量一定,排煙間隙面積越大,通過鍋底壁面的高溫煙氣流速越小,換熱量就越少,導致排出的煙氣溫度越高,煙氣帶走的熱量也就越多。
因此,在保證燃燒器端面與鍋底有足夠的距離使燃氣燃燒完全的前提下,運用微隙排煙技術,降低排煙間隙高度,減小通過鍋底壁面的高溫煙氣厚度,加強換熱,降低排煙溫度,減少煙氣帶走的熱量,從而提高燃氣灶的熱效率。
4 高效率燃氣灶的研究
①燃燒器火孔分布和形式
改變原來的火孔向外散開分氣盤結構,將分氣盤設計成火孔向內聚中分氣盤,即火孔分布在分氣盤內側邊緣。在火孔排布時,分氣盤應采用上下兩排火孔,兩排火孔的中軸線均與分氣盤的中軸線錯開,且火孔中軸線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這樣的火孔稱為旋火火孔。旋火火孔產(chǎn)生的火焰圍繞分氣盤的中軸線呈盤繞狀,比直火火孔(火孔的中軸線與分氣盤的中軸線相交)更能產(chǎn)生渦流形成負壓,卷入更多的二次空氣,加速燃氣與二次空氣的再混合,并推動高溫煙氣螺旋上升,燃燒更聚中、充分,增強了高溫煙氣與鍋底的熱交換,減少了熱損失,從而提高了熱效率?;鹂紫蛲馍㈤_分氣盤結構見圖1,火孔向內聚中分氣盤結構見圖2。
在火孔設計時,將火孔設計成喇叭孔形,即沿著火孔內的混合氣流動方向,火孔孔徑由小變大,實現(xiàn)混合氣從小孔進入、大孔流出。小孔進氣可以解決回火問題,大孔出氣可以降低火孔出口處的混合氣流速,便于更多的二次空氣供應到火焰根部,使得燃燒更充分,從而大大降低鍋支架的高度,提高燃氣灶的熱效率。
將傳統(tǒng)燃氣灶按照上述方法進行火孔分布和形式的改進,在鍋支架高度均為30mm、排煙間隙為30mm,未加裝半封閉燃燒室的情況下進行測試,改進前、后的測試結果見表1。在表1~4中,CO體積分數(shù)是指標準狀態(tài)下、過??諝庀禂?shù)為1時的折算值。
旋火火孔中軸線與分氣盤中軸線的夾角a、旋火火孔中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b對煙氣中CO體積分數(shù)和燃氣灶熱效率影響的實驗結果(在鍋支架高度均為30mm,排煙間隙為30mm,采用火孔向內聚中分氣盤和喇叭孔旋火火孔,未加裝半封閉燃燒室情況下)見圖3、4,圖3中CO體積分數(shù)是指標準狀態(tài)下、過剩空氣系數(shù)為1時的折算值。由圖3、4可知,a越大,煙氣中CO體積分數(shù)越低,燃氣灶熱效率明顯升高。但a達到一定角度后,改善效果慢慢減小,并且加工難度越來越大,只適合制作樣機,難以大批量生產(chǎn)。b越大,煙氣中CO體積分數(shù)越高,b增大到一定程度后,CO體積分數(shù)翻倍增長,而熱效率無明顯變化。
在加工工藝允許的情況下,夾角a應盡量大,夾角b啟應盡量小,此時燃燒工況較佳,既可減少CO排放量,又可提高熱效率。綜合考慮加工工藝及燃燒工況,夾角a和b均取20°比較理想。
②燃燒器位置
將燃燒器放置在半封閉的燃燒室內進行測試,由于半封閉燃燒室的作用,燃燒所需空氣通過專用空氣通道從燃燒器頂端與中心下方供給,實現(xiàn)空氣與煙氣分離,使得空氣與煙氣互不干擾,燃燒更充分,有效降低了過剩空氣系數(shù),減少了熱損失。加裝半封閉燃燒室前后的測試結果(在鍋支架高度為28mm,采用向外散開分氣盤和圓孔直火火孔,排煙間隙為14mm情況下)見表2。由表2可知,加裝半封閉燃燒室后,熱效率(絕對值)提高了4.7%,CO排放量更低。加裝半封閉燃燒室后的燃氣灶結構見圖5。
③降低排煙溫度
在保證燃燒器端面與鍋底有足夠距離使燃氣燃燒完全的前提下,逐步減小排煙間隙,不同排煙間隙下的燃燒情況測試結果(鍋支架高度為30mm,采用向內聚中分氣盤和圓孔直火火孔,加裝半封閉燃燒室)見表3。由表3可知,排煙間隙由14mm逐步減小至8mm,其煙氣溫度逐漸降低,熱效率逐漸增高,但排煙間隙高度減小到一定程度時,CO排放量翻倍增長且超出了相關標準的要求(在標準狀態(tài)下,過剩空氣系數(shù)為1時的CO體積分數(shù)≤500×10-6)。
通過測試可知,排煙間隙小于10mm時,由于排煙阻力增大,不利于一次空氣與二次空氣的供給,造成燃燒不完全,CO排放超標。而排煙間隙為10mm時,熱效率可達70%以上,CO排放量也在標準要求的范圍之內。因此排煙間隙為10mm最為理想。
④新型燃氣灶整機燃燒測試結果
將以上改進方法進行綜合應用,新型燃氣灶整機燃燒測試結果(鍋支架高度為28mm)見表4。
5 結論
采用火孔向內聚中分氣盤、喇叭孔旋火火孔,燃燒時形成渦流,加快燃燒,燃燒充分,加強了換熱效果,減少了熱損失,是提高熱效率的關鍵。設置半封閉的燃燒室,將二次空氣與高溫煙氣完全隔離,使得空氣與煙氣互不干擾,燃燒更充分,降低了過??諝庀禂?shù),減少了熱損失。適當降低排煙間隙,減薄通過鍋底壁面的高溫煙氣厚度,加強換熱,降低排煙溫度。將以上三個方面結合,可有效提高家用大氣式燃氣灶的熱效率。通過應用到我公司產(chǎn)品上,節(jié)能效果非常顯著,熱效率可達70%以上,煙氣中CO排放量均遠低于國家標準的限值。
參考文獻:
[1]周亮.提高家用大氣式燃氣灶熱效率的方法[J].煤氣與熱力,2014,34(5):A29-A32.
[2]同濟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燃氣燃燒與應用[M].4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7-17.
[3]嚴銘卿.燃氣工程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865-873.
本文作者:張煜圣 周亮 鐘家淞
作者單位: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您可以選擇一種方式贊助本站
支付寶轉賬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